追溯上海娱乐会所从民国至今的演变轨迹

爱上海419
在静安区一栋Art Deco风格的老建筑里,"大都会"俱乐部的霓虹招牌刚刚完成修复。这座1936年开业的舞厅,如今保留着当年捷克工程师设计的弹簧舞池。"我们找到了1948年的酒水单,"经理指着玻璃展柜里的泛黄纸页,"特调'上海小姐'鸡尾酒配方分毫不差,连冰块切割方式都遵循老工艺。"
上海娱乐会所的演变呈现三大历史节点:1920-40年代的外资俱乐部催生"东方巴黎"美誉;1990年代卡拉OK与夜总会并行的黄金时代;2010年后兴起的沉浸式娱乐综合体。据市文旅局数据,现存历史超过30年的娱乐场所达47家,其中16家列入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名录。为平衡保护与开发,黄浦区创新"娱乐遗产认证"制度,对保留原功能的场所给予税收优惠。
"这些场所是城市文化的活化石。"历史学者评价道。值得注意的是,新一代经营者正在做"时空嫁接"——和平饭店爵士吧定期举办黑胶唱片鉴赏会,而巨鹿路的网红俱乐部则用全息技术重现百乐门舞场景观。
end
新夜上海论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