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访上海最具传奇色彩的歌舞厅,解密这座音乐圣殿如何见证城市百年沉浮

爱上海419
深夜11点,静安区愚园路上的百乐门舞厅依然灯火辉煌。87岁的萨克斯手王老伯正在演奏《夜来香》,舞池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克勒,也有穿着汉服来打卡的年轻人。这座始建于1933年的"远东第一乐府",如同一台永不停歇的时光机。
"当年这里出入的都是名流显贵。"研究上海史的陈教授指着二楼的包厢介绍。百乐门鼎盛时期,梅兰芳在此献唱,卓别林在此起舞,甚至传说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在此定情。1949年后一度改为红都电影院,2017年经过精心修复重新开放。
复原工程充满智慧。设计师在保留Art Deco风格的同时,巧妙融入现代元素:原舞厅的弹簧木地板下加装减震装置,彩色玻璃穹顶结合LED灯光系统。"我们不是复制古董,而是创造活着的历史。"运营总监林女士说。现在这里每周举办"白银年代"怀旧舞会,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。
但传承之路并不平坦。正宗爵士乐手青黄不接,运营成本居高不下,年轻受众培养仍需时日。当《玫瑰玫瑰我爱你》的旋律再次响起,这座音乐圣殿仍在续写着属于自己的城市传奇。
end
上海夜网论坛